【兒童節,陪自己過節】
4月4日兒童節,父母難得北上,和家人一起在電視螢幕上看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。
剛出生的我,就像最近在月子中心支援時看見的嬰兒,一張白紙,單純得沒有個性。從那雙初生的眼睛望進去,覺得這稚嫩的身體裡住著的靈魂,好像還不屬於這個世界。
慢慢的,這個孩子學會了人類的表情。
學會笑、學會生氣、學會難過,
學會爬、學會走路、開始被裝扮,也有了自己喜歡的玩具。
隨著照片在螢幕上一張一張播送,我也慢慢回憶起小時舊居的樣貌。
《小小百科》送給鄰居了,舊居牆上的那副畫,我有印象,現在被收在儲藏室。
那隻名叫「哈囉」的德國牧羊犬,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,現在鄉下老家,有另一隻也叫「哈囉」的年輕牧羊犬。
外公幾年前離開人世,照片裡,年輕的他依然如印象中那般帥氣。
每一張照片的共通點,就是我最熟悉的那個孩子,他從一個2800公克的嬰兒,長成現在這副70多公斤的血肉之軀。
一個孩子的成長,跌跌撞撞,有那麼多的人、事、物參與其中。
真是不容易。
我成長的過程中,若真的累積了一點點的能力與專業,大多來自於他人的饋贈。
但願,我也能盡一點力
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適合成長的未來。
PS: 這張照片裡,有阿祖的手,有母親的手,眾人細心呵護,只為完成一個簡單的坐姿。
#剛好聊聊天